2021年2月5日,TG治疗公司今天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Ukoniq™(umbralisib)用于成人患者的治疗患有复发或难治性边缘区淋巴瘤(MZL)且已接受至少一种先前基于抗CD20的治疗方案的成年患者以及患有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FL)的成年患者已接受至少三项先前的系统疗法。
Ukoniq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口服口服抑制剂,每天一次,可抑制磷酸肌醇3激酶(PI3K)δ和酪蛋白激酶1(CK1)ε。根据第二阶段UNITY-NHL试验(NCT02793583)的总体响应率(ORR)数据,对这些适应症给予了加速批准。对这些适应症的持续批准可能取决于验证试验中对临床益处的验证和描述。对该应用程序授予了MZL适应症的优先审查。此外,Ukoniq被授予用于治疗MZL的突破性疗法名称(BTD)和用于治疗MZL和FL的孤儿药物名称(ODD)。
TG Therapeutics执行主席兼首席执行官Michael S. Weiss表示:“今天对Ukoniq的批准标志着我们公司的历史性日子,这是我们的首次批准,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将我们的新型PI3K抑制剂带入复发/难治性MZL和FL患者的Δ和CK1ε。我们已经建立了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商业团队,他们将立即开始与我们的客户互动,对他们进行有关Ukoniq的教育,以及如何为有需要的患者使用该产品,并希望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将Ukoniq提供给美国分销商。”魏斯先生继续说道:“我们要感谢患者,医师,护士和临床协调员对我们的临床试验的支持和参与,并感谢FDA在整个过程中的合作。我们将继续致力于B细胞疾病患者,并致力于为有需要的患者开发治疗方案。”
“尽管治疗取得了进步,但MZL和FL仍然是无法治愈的疾病,对于先前治疗后复发且无明确护理标准的患者,治疗选择有限。经过umbralisib的批准,我们现在有了针对性的,口服的,每日一次的选择,为患者提供了所需的治疗选择。”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医学教授兼内科研究主席Nathan Fowler博士说。
淋巴瘤研究基金会首席执行官Meghan Gutierrez表示:“批准umbralisib用于治疗复发性/难治性边缘区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并为抗击这些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退货/出厂MZL和FL的效率和安全数据
在2期UNITY-NHL临床试验的两个单组研究中,对接受单药治疗的至少69名MZL患者(至少接受过一种抗CD20方案治疗)和117名FL患者进行了单项队列研究他们至少接受了2种先前的全身疗法,包括抗CD20单克隆抗体和烷化剂。 UNITY-NHL 2期试验是一项开放性,多中心,多队列研究,患者接受每日一次800毫克的Ukoniq。主要终点是根据修订的国际工作组标准,独立审核委员会(IRC)评估了总体缓解率(ORR)。
每个IRC的端点 UKONIQMZL(n=69) UKONIQFL(n = 117)
ORR, n(%) 34(49) 50(43)
95% CI 37.0, 61.6 33.6, 52.2
完全响应,n(%) 11(16) 4(3.4)
部分响应,n(%) 23(33) 46(39)
反应时间
Median,months(95% CI) NR(9.3,NE) 11.1(8.3,16.4)
范围,月 0.0+,21.8+ 0.0+,20.9+
CI,置信区间; NR,未达到; NE,不可评估
+表示审查的观察
Ukoniq单药治疗的安全性基于三项单臂,开放标签试验和一项开放标签延伸试验中来自221名MZL和FL成年人的合并人群。患者每天口服一次Ukoniq 800mg。接受Ukoniq治疗的患者中有18%发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 ≥2%的患者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为腹泻性结肠炎(4%),肺炎(3%),败血症(2%)和尿路感染(2%)。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15%),包括实验室异常,包括肌酐升高(79%),腹泻性结肠炎(58%,2%),疲劳(41%),恶心(38%),中性粒细胞减少(33%) ),ALT增加(33%),AST增加(32%),肌肉骨骼疼痛(27%),贫血(27%),血小板减少症(26%),上呼吸道感染(21%),呕吐(21%),腹痛(19%),食欲下降(19%)和皮疹(18%)。
关于乌科尼格
Ukoniq是磷酸肌醇3激酶(PI3K)和酪蛋白激酶1(CK1)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口服抑制剂。已知PI3K-δ在支持细胞增殖和存活,细胞分化,细胞间运输和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并在正常和恶性B细胞中表达。 CK1-ε是癌蛋白翻译的调节剂,并已参与包括淋巴样恶性肿瘤在内的癌细胞的发病机理。
Ukoniq适用于已接受至少一种先前抗CD20方案的成年复发或难治性边缘区淋巴瘤(MZL)成人患者的治疗,以及已患有成年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FL)的成人患者的治疗至少接受过三项先前的全身治疗。
这些适应症是根据总体缓解率在加速批准下批准的。继续批准该适应症可能要取决于验证性试验中对临床益处的验证和描述。
重要安全信息
感染:接受Ukoniq治疗的患者出现严重感染,包括致命感染。 335名患者中有10%发生3级或更高级别的感染,而<1%发生致命性感染。≥3级最常见的感染包括肺炎,败血症和尿路感染。为吉氏肺孢子虫肺炎(PJP)提供预防,并在用Ukoniq治疗期间考虑预防性抗病毒药物,以防止CMV感染,包括CMV激活。在用Ukoniq进行治疗期间,应监测是否有任何新的或恶化的感染迹象和症状,包括可疑的PJP或CMV。对于3级或4级感染,请保留Ukoniq,直到感染解决。以相同或减少的剂量恢复Ukoniq。对于任何级别的可疑PJP患者,均不使用Ukoniq,对于确诊为PJP的患者,则永久停用。对于临床CMV感染或病毒血症,请拒绝使用Ukoniq直至感染或病毒血症消失。如果恢复了Ukoniq,则至少每月一次,以相同或减少的剂量给药,并通过PCR或抗原测试监测患者的CMV重新激活。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接受Ukoniq治疗的患者发生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335例患者中有9%发生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9%发生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在Ukoniq的前两个月中,至少每2周监测一次中性粒细胞计数,在用Ukoniq治疗期间,中性粒细胞计数<1 x 109 / L(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至少每周一次。适当考虑支持治疗。根据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性,停药,减少剂量或中止Ukoniq。
腹泻或非感染性结肠炎:接受Ukoniq治疗的患者发生严重腹泻或非感染性结肠炎。 335名患者中有53%发生了任何程度的腹泻或结肠炎,而9%中发生了3级。对于严重腹泻(第3级,即每天超过基准的大便,每天超过6次)或腹痛,粘液或血样的大便,排便习惯或腹膜体征的患者,应停用Ukoniq直至症状消失,并提供止泻或肠溶支持治疗适当使用类固醇。解决后,以减少的剂量恢复Ukoniq。对于3级复发性腹泻或任何级别的复发性结肠炎,请中断Ukoniq。停止Ukoniq会危及生命的腹泻或结肠炎。
肝毒性:用Ukoniq治疗的患者发生严重的肝毒性。 335例患者的3级和4级转氨酶升高(ALT和/或AST)分别为8%和<1%。在基线和使用Ukoniq治疗期间监测肝功能。对于ALT / AST大于ULN的5到小于20倍,请保留Ukoniq,直到恢复到ULN的3倍以下,然后以减少的剂量恢复。如果ALT / AST升高大于ULN的20倍,则停止使用Ukoniq。
严重的皮肤反应:接受Ukoniq治疗的患者发生严重的皮肤反应,包括致命的剥脱性皮炎。 335例患者中有2%发生3级皮肤反应,包括剥脱性皮炎,红斑和皮疹(主要是斑丘疹)。监视患者是否有新的或恶化的皮肤反应。复查所有伴随用药,并停止使用任何可能有帮助的药物。对严重的(第3级)皮肤反应停药,直至解决。至少每周监控一次,直到解决。解决后,以减少的剂量恢复Ukoniq。如果严重的皮肤反应没有改善,恶化或复发,请中断Ukoniq。停止Ukoniq进行任何级别的威胁生命的皮肤反应或SJS,TEN或DRESS。提供适当的支持护理。
由于没有活性成分FD&C黄色5号而引起的过敏反应:Ukoniq含有FD&C黄色5号(酒石黄),它可能在某些易感人群中引起过敏型反应(包括支气管哮喘),通常也是阿司匹林超敏反应患者。
胚胎-胎儿毒性:基于动物的发现及其作用机理,将Ukoniq应用于孕妇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建议孕妇注意胎儿的潜在危险。建议具有生殖潜力的女性伴侣的男性和女性在治疗期间以及最后一次服药后至少一个月使用有效的避孕方法。
接受Ukoniq治疗的221名患者中有18%发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 ≥2%的患者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为腹泻性结肠炎(4%),肺炎(3%),败血症(2%)和尿路感染(2%)。 14%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永久停药。 11%的患者因不良反应导致Ukoniq剂量减少。由于不良反应,Ukoniq的剂量中断发生在43%的患者中。
在221名接受Ukoniq的患者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15%)包括实验室异常是肌酐升高(79%),腹泻性结肠炎(58%,2%),疲劳(41%),恶心(38%)。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3%),ALT增加(33%),AST增加(32%),肌肉骨骼疼痛(27%),贫血(27%),血小板减少症(26%),上呼吸道感染(21%),呕吐(21%),腹痛(19%),食欲下降(19%)和皮疹(18%)。
哺乳期:由于母乳喂养的孩子可能会受到umbralisib的严重不良反应,建议女性在用Ukoniq治疗期间以及最后一次给药后至少一个月不要母乳喂养。
请访问
www.tgtherapeutics.com/prescribing-information/uspi-ukon,
以获取完整的《处方信息和药物治疗指南》。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drugsatfda_docs/label/2021/213176s000lbl.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