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mab是一种靶向于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的单价抗体(独臂抗体),曾开展过治疗胃癌和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Ⅲ期临床试验、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和成胶质细胞瘤的Ⅱ期临床研究,以及治疗肝癌的Ⅰ期临床研究。2013年,Onartuzumab被美国FDA认证为治疗肝癌的孤儿药。该抗体可封闭HGF α链同cMET的高亲和力结合,而不作用于β链。由于在各项临床研究中疗效不佳,该药的多项临床试验项目已被终止。
Emibetuzumab (LY2875358)
礼来(Lily)公司开发的一种靶向于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目前处于临床Ⅱ期研究阶段,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胃癌。Emibetuzumab是一种二价人源化cMET IgG4单克隆抗体,可以阻断HGF同cMET的结合,并促进后者的内吞及降解,这一点与Onartuzumab不同。在小鼠移植瘤模型中,Emibetuzumab对HGF依赖性及非依赖性的肿瘤生长均表现出抑制活力。目前有两项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分别是针对携带有EGFR突变的NSCLC患者(NCT01897480)及同VEGFR2单克隆抗体Ramucirumab联合使用策略(NCT02082210)。
总结
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采用单克隆抗体类药物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同化疗药物联用的方案在治疗肿瘤的进展及转移是卓有成效的。特别是贝伐珠单抗,成为2016年全球范围最畅销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尽管目前很多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靶点已被确认并开发出相应的药物,但对于癌症患者而言,我们仍需要开发出更好的治疗性靶点。另外,随着贝伐珠单抗专利的即将到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针对肿瘤血管生成的生物仿制药出现,包括靶向于VEGF的双特异性抗体,以及可以同贝伐珠单抗联合用药的其他单特异性抗体药物。此外,为了持续改善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下一代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单抗类药物必须克服类似贝伐珠单抗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等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