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9日,诺华制药宣布,补体B因子抑制剂Fabhalta(iptacopan)伊普可泮胶囊200mg获日本批准新适应症,用于C3肾病。
C3肾病是非常罕见的肾病,主要由年轻成人诊断,患者约半数在10年内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伊普可泮是首次批准肾病的治疗药物,被认为是肾病的根本原因的补体第二路径的过剩活性化。伊普可泮是与过度活化有关补体B选择性地结合阻碍因子C3直接抑制转换酶的活性。由此,抑制第二路径过度活化C3的分解、放大电路的阻碍、C3通过抑制片段生成及向线球体的沉积C3期待对肾病的治疗效果。

C3肾病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进行性肾病,主要由年轻成人诊断。在世界范围内C3据推测,每年每100万人中约有1~2人出现肾病。在日本C3虽然还没有关于肾病患者数量的正确流行病学信息C3肾病包含在约1000名患者的膜性增殖性肾球肾炎中,被认为是指定难病之一。
C3在肾病中,由于作为免疫系统一部分的补体第二途径过度活性化,肾小球(过滤废物,从血液中除去多余水分的血管网)C3的蛋白质沉着。并诱发炎症及肾小球损伤,引起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下降。
在批准法比哈尔塔之前C3肾病患者不得不依靠支持疗法、广泛的免疫抑制疗法、症状管理。约半数患者在诊断10年内肾功能衰竭,需要一生的透析或肾移植。
作用机制
<功效共通>
伊普可泮是补体B通过结合因子抑制其活性C3抑制转换酶活性抑制补体第二途径活化下游C5阻止包含转换酶形成的级联反应。
<发作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
在发作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患者中,伊普塔科潘抑制膜侵袭复合体形成而抑制血管内溶血C3抑制片段的趋化,抑制血管外溶血。
<C3肾病>
C3在肾病中,补体第二途径被过度活化而分解C3肾功能降低,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C3在肾病患者中,伊普塔科潘是补体B通过结合因子抑制补体第二途径的过度活化。
补体B对因子的结合作用
伊普可泮是竞争结合测定中报道分子的补体B抑制了与因子催化区的结合(IC50值:9.6nM)(in vitro)。
补体第二途径活性化的抑制作用
伊普可泮是小鼠血清C312)(in vitro),其抑制片段沉积并抑制人血清中的膜侵袭复合物的形成。
伊普可泮对发作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患者来源的红细胞的溶血及红细胞表面的C311)(in vitro)抑制片段沉积。
伊普可泮是通过植入自然发生关节炎小鼠血清而制作的关节炎模型小鼠及大鼠尿细管上皮蛋白Fx1A给药含有抗抗体的绵羊血 清制作的被动海曼肾炎模型大鼠,抑制了疾病的发展或发病(in vivo)。
包装
14胶囊[14胶囊(PTP)×1]

制造商和分销商
诺华制药株式会社
注:以上中文处方资料不够完整,使用者以原处方资料附件。
完整说明书附件:
https://www.drs-net.novartis.co.jp/siteassets/common/pdf/fab/pi/pi_fab_202408.pdf
信息来源:https://www.novartis.com/jp-ja/news/media-releases/prkk202505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