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40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简介(一)
2021-08-13 18:55:47 来源: 作者: 【 】 浏览:1946次 评论:0
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non insulin dependent,NIDDM),成年型糖尿病,其特征是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相对缺乏胰岛素。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肥胖和缺乏运动而发生的,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病例的90%,另外10%主要由1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引起。
  2型糖尿病可以通过保持正常体重,定期锻炼和正确进食来部分预防。治疗涉及运动和饮食改变。如果血糖水平没有充分降低,通常建议使用二甲双胍药物。许多人最终也可能需要注射胰岛素。在胰岛素治疗者中,建议定期检查血糖水平,减肥手术通常会改善肥胖者的糖尿病。
  治疗药物
  有几类抗糖尿病药物可用:
  一、双胍类降糖药物 (Biguanides)
  1、二甲双胍:通常被推荐作为一线治疗,在常见的糖尿病药物中,二甲双胍是唯一广泛使用的不会导致体重增加的口服药物。
  二甲双胍首选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 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对于1型A2型糖尿病,可与胰岛素合用,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也可与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合用,具协同作用。二甲双胍不应用于有严重肾脏或肝脏问题的患者。
  二、格列酮类 ( Glitazones )
  噻唑烷二酮类(TZDs),也称为“格列酮类”抗糖尿病药物,属胰岛素增敏剂,促使细胞更好地使用葡萄糖。
  2、吡格列酮 (Pioglitazone)
  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吡格列酮可单独使用,当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单药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糖时,它也可与磺脲、二甲双胍类或胰岛素合用。
  3、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
  尽管罗格列酮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但随着研究显示与心脏病发作和死亡风险增加明显相关,其使用显着减少。
  三、酰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
  磺酰脲类药是胰岛素促分泌素,通过抑制胰腺β细胞的K ATP通道引发胰岛素释放。磺酰脲类药物是应用最早、品种最多、临床应用也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磺脲类药物仅在2型糖尿病中有用,因为它们通过刺激胰岛素的内源性释放起作用。它们最适合40岁以上患有糖尿病十年以下的患者,它们不能用于1型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它们可以安全地与二甲双胍或格列酮一起使用。现在更常用的是“第二代”药物。它们比第一代药物更有效,副作用更少。主要的副作用是低血糖,所有磺酰脲类药都可能导致体重增加。
  一代药:
  4、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
  适用于单用饮食控制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有一定的分泌胰岛素功能,并且无严重的并发症。与较新的第二代磺酰脲类(例如格列苯脲)相比,由于较高的副作用发生率,因此不常规使用。由于其快速代谢,它通常具有短暂的作用持续时间,因此对于老年人使用是安全的。
  5、醋磺己脲 (Acetohexamide)
  通过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并帮助身体有效利用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胰腺必须产生胰岛素才能使用这种药物。因此,乙酰己酰胺不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降血糖作用同甲苯磺丁脲。此外,有促进肾排泄尿酸的作用,用于糖尿病伴有痛风者。在肝内代谢后经肾排出,其作用可持续12~18小时。
  6、妥拉磺脲 (Tolazamide)
  妥拉磺脲为中效磺酰脲衍生物,妥拉磺脲长期治疗时,尽管药物刺激分泌胰岛素逐渐下降,但仍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其长期治疗降低血糖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有胰腺以外的作用。适用于食物疗法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成人2型糖尿病,而胰岛功能尚存在的轻、中型糖尿病。
  7、氯磺丙脲(Chlorpropamide)
  适用于单用饮食控制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Ⅱ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有一定的分泌胰岛素功能,并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它是一种长效磺酰脲类药物。它比其他磺脲类药物具有更多的副作用,不再推荐使用它。
  二代药:
  8、格列吡嗪(Glipizide)
  它的作用是刺激胰腺释放胰岛素,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主要用于单用饮食控制治疗未能达到良好效果的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病人。
  9、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
  也称为格列苯脲,它可能与其他抗糖尿病药物一起使用,不建议单独用于1型糖尿病。单用饮食控制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Ⅱ型糖尿病,病人胰岛B细胞有一定的分泌胰岛素功能,并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建议与饮食和运动一起服用。
  10、格列美脲(Glimepiride)
  其作用方式是增加胰腺的胰岛素分泌。适用于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及减轻体重均不能充分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格列美脲片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例如,有酮症酸中毒病史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前驱昏迷或昏迷的治疗。它不如二甲双胍优先级高。
  11、格列齐特(Gliclazide)
  促进胰腺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先决条件是胰岛B细胞还有一定的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功能;通过增加门静脉胰岛素水平或对肝脏直接作用,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作用,肝生成和输出葡萄糖减少;也可能增加胰外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糖的利用(可能主要通过受体后作用)。
因此,总的作用是降低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吸收较快,口服后2~6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持续时间可达24小时。
  当单用饮食疗法,运动和减肥不足以控制血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患者,使用它。
  12、格列吡脲(Glyclopyramide)
  自1965年以来一直在日本销售。
  13、格列喹酮(Gliquidone)
  格列喹酮完全被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不具有降血糖作用,代谢产物绝大部分经胆道消化系统排泄(即使长期给药),因此允许在患有肾病和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药物。
  四、格列奈类药物 (Meglitinides)
  一种类似磺酰脲药物的新一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可以单独或与双胍类、格列酮类联合使用治疗糖尿病。格列奈类药物刺激胰腺在进餐后更快、更多地分泌胰岛素,从而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不进餐不服药,无论每日进餐几次,只要每餐前服用即可。
  14、瑞格列奈 (Repaglinide)
  用于饮食控制、减轻体重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其高血糖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 当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不能有效控利其高血糖时,瑞格列奈片可与二甲双胍合用。治疗应从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降低餐时血糖的辅助治疗开始。瑞格列奈的作用机制涉及促进胰腺β-胰岛细胞的胰岛素释放; 与其他抗糖尿病药物一样,主要的副作用是低血糖。
  15、那格列奈(Nate
Tags: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新药Belzutifan(商品名:Welireg).. 下一篇新药Nuceiva(A型肉毒素)获欧盟..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