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国内首个PD-1肿瘤药Opdivo上市 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2018-07-12 08:17:24 来源: 作者: 【 】 浏览:490次 评论:0
6月1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正式批准国内首个、也是目前唯一获批上市的PD-1抑制剂的上市申请,开启肺癌免疫肿瘤治疗时代。
百时美施贵宝同日宣布,CFDA已正式批准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Nivolumab injection)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既往接受过含铂方案化疗后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作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免疫肿瘤(I-O)治疗药物,欧狄沃TM是目前唯一用于肺癌治疗的PD-1抑制剂,揭开了我国肿瘤治疗的新篇章。
作为第一个证实为国内NSCLC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PD-1抑制剂,欧狄沃TM在国内的获批基于一项名为CheckMate-078的关键、随机III期临床研究。这是第一个在中国启动的PD-1抑制剂的临床研究,90%为中国患者,其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去年11月,独立数据监察委员会(DMC)认定在接受欧狄沃TM治疗的患者中总生存获益显著,该研究得以提前终止并随后获得中国国家药品审评中心(CDE)授予的优先审评资格。
在今年4月召开的2018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AACR)上,CheckMate-078的首要研究者、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CTONG)主席吴一龙首次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在全球顶尖的学术会议上公布了研究结果,用强有力的数据向世界证明了欧狄沃TM作为PD-1抑制剂在中国人群中的长期生存获益优势。
“肺癌是中国重要的公共卫生议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所有癌症之首。大多数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是各界共同的目标。”吴一龙表示,“CheckMate-078是一项以中国患者为主的III期临床试验,首次证实了PD-1抑制剂在中国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标准化疗,患者生存获益显著,死亡风险可降低32%。这与之前的国际大型临床研究结果一致。在亚组分析中,我们看到无论PD-L1表达与否,所有肿瘤组织学类型患者均能获益。作为第一个在中国获批的免疫肿瘤治疗药物,欧狄沃TM将为医生及中国经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并让部分患者实现长期生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据悉,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Opdivo已成为二线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使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由过去的不到5%提高到了16%,大大改善了患者对癌症的生存预期。
百时美施贵宝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总裁赵萍表示:“此次欧狄沃TM在中国的获批得益于中国政府在加快创新药物审评审批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以及肺癌领域专家为改善患者治疗状况而做出的不懈努力。能够参与并见证免疫肿瘤治疗时代的到来,我们深感自豪。未来,我们将与各方积极合作,共同提高欧狄沃TM在中国的可及性。与此同时,百时美施贵宝将继续探索免疫肿瘤治疗在不同瘤种中的应用,加速将创新药物带入中国,以满足患者迫切的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
据悉,Opdivo目前已在超过60个国家及地区获得批准,包括美国、欧盟和日本在内。在美国,Opdivo已获批15项适应症,涉及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在内的8个瘤种。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超过170万人因肺癌死亡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肺癌患者的85%。在中国,每年肺癌新发病例达78.1万例 ,相当于平均每10分钟就有15人罹患疾病。这一数字还在上升,预测到2020年,每年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将分别超过80万 和70万 。
患者的生存率与诊断时的肿瘤分期和组织学类型高度相关,晚期患者过往的五年生存率不超过5% 。对于晚期鳞癌及无驱动基因的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目前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获得长期生存是患者最为迫切的期望。
目前我国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随着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攀升,现有的治疗方式已无法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治疗需求,临床亟需创新的治疗方式。
与现有治疗方式不同的是,免疫肿瘤治疗并不直接攻击癌细胞,而是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抗击肿瘤,在一些瘤种的治疗上已显示出长期生存获益的特点,且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目前在国际上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目前国际上肿瘤免疫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
Opdivo(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是一种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独特地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帮助机体恢复抗肿瘤免疫反应。这种通过利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抗击癌症的特性,使纳武利尤单抗已成为多种肿瘤的重要治疗选择。
基于百时美施贵宝在I-O治疗领域的科学专长,Opdivo拥有全球领先的研发项目,各期临床试验(包括III期临床试验)涵盖多种肿瘤类型。截至目前,Opdivo的临床研发项目已有超过25,000名患者入组。Opdivo的临床试验有助于加深理解生物标志物对患者治疗选择的潜在提示作用,特别是识别不同PD-L1表达水平的患者如何能够从Opdivo中获益。
2014年7月,Opdivo成为全球首个获得监管机构批准的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目前Opdivo已在全球超过60个地区获得批准,包括美国、欧盟和日本。2015年10月,Opdivo与Yervoy(伊匹木单抗注射液)联合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成为首个获得监管机构批准的免疫肿瘤(I-O)药物联合疗法,目前已在超过50个地区获得批准,包括美国和欧盟。
肿瘤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医学领域最具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不同于传统药物的治疗逻辑,免疫疗法并不直接杀伤癌细胞,其作用对象是免疫细胞,主要靠激发或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动员免疫细胞抗癌,从而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
2016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度研究进展报告中将免疫治疗评为2015年癌症研究领域的最大进展。目前,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包括三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细胞免疫疗法和肿瘤疫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目前上市的PD-1抑制剂(Keytruda和Opdivo)、PD-L1抑制剂(Tecentriq)和CTLA4抑制剂(Yervoy)为代表;据eva luate Pharma预测,2020年全球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市场规模为350亿美元。
2011年,FDA 批准BMS的CTLA-4单抗(ipilimumab)上市,用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其发明者James Allison为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他首次发现阻断CTLA-4能够激活免疫系统的T细胞攻击癌细胞,后联合BMS研发成为ipilimumab。
市场的追逐原因一在于免疫疗法能够在不同的疾病领域不断突破。
除了癌症领域,此前发表在权威癌症杂志《Annals of Oncology》上的论文称,在使用BMS的抗癌药物nivolumab(Opdivo)治疗感染了HIV的肺癌患者时,观察到HIV细胞储存“剧烈和持续下降”。
原因二在于市场给出的优秀反馈。Keytruda和Opdivo2014年上市以来,仅两年累计贡献了80亿美元的收入。预计到2017年,市场上现有的PD-1/L1抗体的销售额将达到100亿美元。
eva luate Pharma在《World Preview 2017,Outlook to 2022》预测,Opdivo、Keytruda、Tecentriq在2022年的销售额将分别达到99.12亿、95.09亿和49.37亿美元,位列全球药品销售的第3、4和18位。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Opdivo获FDA批准用于接受过索拉非.. 下一篇卫材与默克发布LENVIMA和KEYTRUDA..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