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Simeprevir对经治的HCV-1型丙肝患者有效
2014-02-18 23:38:52 来源: 作者: 【 】 浏览:603次 评论:0
既往治疗失败的基因型为1型的丙型肝炎患者进行的一项IIb期试验显示,与干扰素+利巴韦林方案相比,加用Simeprevir的三联疗法更加有效。
Simeprevir是一种二代蛋白酶抑制剂。Simeprevir+干扰素+利巴韦林方案最近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用来治疗未经过治疗的、基因型为1型的丙型肝炎。这一方案与一代的蛋白酶抑制剂——特拉匹韦(telaprevir)或博赛泼维(boceprevir)相比,疗效是一样的,但是用药剂量更少,不良反应也更少。现在,研究者们正在研究这一方案治疗既往应用干扰素+利巴韦林方案治疗失败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一IIb期、双盲、随机试验中,396位患者(试验组)每天应用Simeprevir 100或150mg,持续应用12,24或48周,干扰素每周180mg,利巴韦林每天1000-1200mg,持续应用48周。66位患者(对照组)应用安慰剂+干扰素+利巴韦林方案,持续48周。主要评价项目是治疗24周后持续病毒学应答(SVR)。
结果如下:
※ 不论是对于所有研究对象,还是根据既往反应状态分层后的研究对象而言,试验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61%–80%)均高于对照组(23%)(P<0.001)。
※ 肝硬化患者应用Simeprevir(150mg)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62%)高于安慰剂组(0%)。
※ 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试验组的停药率为8.8%,对照组为4.5%。
尽管难以发现各亚组间的不同点,对于既往治疗无效或部分缓解的患者,作者们提示:
※ 延长Simeprevir治疗时间超过12个周,不会继续增加持续病毒学应答率。
※ 应用Simeprevir 150mg治疗时,基因型为1b的丙型肝炎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高于基因型为1a的患者。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欧盟更新帕纳替尼Ponatinib的使用.. 下一篇日本2013年下半年新批准的新药目录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