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装置取下蓝帽。不要接触暴露的白色塑料尖峰。
8. 将系统翻身所以稀释液小瓶在顶部,通过直接推下迅速将白色尖峰完全插入RIXUBIS小瓶塞子(图D)。真空将稀释液抽入RIXUBIS小瓶。
9. 温和搅拌直至粉完全溶解,重建后不要放在冰箱。重建后3小时内使用,
2.5 给药
只为静脉推输注
●尚未确定连续输注给予RIXUBIS的安全性和疗效。
●非肠道药物产品给药前肉眼观测颗粒物质和变色。溶液外观应是透明和无色。如注意到溶液任何颗粒或混浊不要使用RIXUBIS和通知Baxter公司。
●小心谨慎进行产品给药和处理给药组件和针头。用一个污染血液的针头经皮穿刺可能传播感染病毒包括HIV(艾滋病)和肝炎。如发生损伤立即得到医学关注。单次使用后将针头放在放尖锐物的容器内。
●在室温和重建后3小时内给RIXUBIS。遗弃任何未使用产品。
1. 本产品使用塑料注射器。
2.从BAXJECT II 装置取下蓝帽。将注射器连接至BAXJECT II装置(图E)。不要注射空气。
3.系统倒置(因子浓缩物小瓶现顶部)。通过缓慢拉注射器活塞抽吸因子浓缩物至注射器(图F)。
4. 注射器脱连接;附着适宜针和通过推输注静脉输注。如果患者接受一小瓶以上RIXUBIS,多个小瓶的内容物可抽吸到相同注射器内。
5. 最大输注速率10 mL/min。
3 剂型和规格
RIXUBIS是一种白色或几乎白色冻干粉在单次使用小瓶含标示250,500,1000,2000或3000国际单位。
4 禁忌证
有以下情况患者中禁忌RIXUBIS:
● 已知对RIXUBIS或其赋形剂包括仓鼠蛋白超敏性。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见警告和注意事项(5.4)]
● 纤维蛋白溶解征象[见警告和注意事项(5.4)]
5 警告和注意事项
5.1 超敏性反应
用含因子IX-产品曾报道超敏性反应,包括过敏性反应。在既往未治疗过患者(PUPs),特别是有高危基因突变患者中初次暴露的早期于因子IX浓缩物的风险最高。过敏反应的早期体征,可能进展至过敏性反应,包括血管水肿,胸闷,低血压,昏睡,恶心,呕吐,感觉异常,烦躁不安,喘息,和呼吸困难。如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型反应发生立即终止给药和开始适当治疗。严重过敏反应情况中,应考虑另外止血措施。
在文献中曾有报道显示因子IX抑制剂和过敏反应发生间关联。评价经受过敏反应患者是否存在抑制剂。
RIXUBIS含痕量中国仓鼠卵巢(CHO)蛋白。用这个产品治疗患者可能对这些非-人哺乳动物蛋白发生超敏性。
5.2 抑制剂
通过适当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验常规评价因子IX抑制剂的发生发展。如果期望的血浆因子IX活性水平没有达到,或如果用期望剂量没有控制出血进行一种分析测量因子IX抑制剂浓度。如果患者发生抑制剂联系专业化血友病治疗中心。
有因子IX抑制剂患者如果再次-暴露于RIXUBIS是处于严重超敏性反应或过敏反应风险增加。有高滴度因子IX抑制剂患者中RIXUBIS可能无效和应考虑其他治疗选择。
5.3 肾病综合症
在有因子IX抑制剂血友病B患者中在意向免疫耐受性诱导后曾报道肾病综合症。尚未确定对免疫耐受性诱导使用RIXUBIS 的安全性和疗效。
5.4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含因子IX产品的使用曾伴随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如,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和动脉血栓形成)。由于对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潜在风险,当给予RIXUBIS至有肝病,有纤维蛋白溶解征象,围-手术和手术后,或处于血栓事件或DIC风险患者,监视患者对血栓和消耗性凝血病的早期体征。在有DIC或处于对DIC或血栓栓塞事件风险患者中应权衡治疗用RIXUBIS的获益与这些并发症的风险。
5.5 监视实验室检验
●通过一阶段凝固分析方法监视血浆因子IX活性水平以确认已达到和维持因子IX水平[见剂量和给药方法(2)].
●如未达到血浆期望因子IX活性水平,或如用推荐剂量RIXUBIS不能控制出血监视抑制剂的发生。如果存在因子IX抑制剂用于测定的分析应在Bethesda单位(BUs)点滴调整。
6 不良反应
在临床研究中最常见不良反应观察到 >1%受试者是味觉障碍,肢体疼痛,和阳性furin抗体检验。
6.1 临床试验经验
因为临床试验是在广泛不同条件下进行,某药临床试验观察到的不良反应率不能与另一药物临床试验中的发生率直接比较而且可能不反映实践中观察到的发生率。
临床发展期间,在一项联合研究中,91例男性既往治疗过患者(PTPs;暴露于含因子IX产品≥150天)接受至少1次RIXUBIS输注作为或出血发作按需求治疗,围手术期处理 of 重大和次要手术,牙科,或其他侵入性手术,常规预防,或RIXUBIS药代动力学评价的一部分。6例受试者(6.6%)是<6岁,10例(11%)是6 至 <12岁,3例(3.3%)是青少年(12至<16岁),和72例(79%)是成年(16岁和以上)。受试者接受总共7,353次RIXUBIS输注有中位数85次输注(范围3至212次输注),共中位数83暴露天(范围 83至209天)。
在48/91例受试者(52.7%)报道总共161不良事件。表3中显示>1%受试者发生的不良反应。
免疫原性
所有91例受试者被监视对抑制和结合对因子IX抗体,和对CHO蛋白和furin的结合抗体,在下列时间点:筛选时,在首次输注RIXUBIS后72小时和商品重组因子IX产品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交叉部分,首次暴露至RIXUBIS的5和13周后,和其后每3个月。对furin抗体用公司内部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滴度1:20或1:40被认为是不定的高于确证分析,因为这些 滴度太低不能通过确证性分析证实。
没有受试者发生对因子IX的中和抗体。13例受试者(14.3%)在1次或更多时间点发生低滴度,对因子IX的非中和抗体。2/13受试者发现在筛选接受RIXUBIS前有这些抗体。这些13例患者的任何人均未观察到不良临床发现。
13例受试者(14.3%)有对furin(特异性不确定)抗体信号。在筛选时RIXUBIS治疗前4/13例受试者表达抗体信号。一例受试者在对比药产品治疗后和RIXUBIS治疗前有抗体信号。另外一例受试者有1:80阳性滴度当在以后时间点核查时不存在和因而考虑暂时。第二例受试者在数据截止期后有阳性抗体也认为暂时。这些15例患者中任何人均未观察到临床不良发现。
在一项 500例正常志愿者研究,利用在临床试验中相同的分析,7%有滴度1:20或1:40和1.2% 有更高滴度范围从1:80至1:320。这些抗体被认为是天然免疫系统反应。迄今为止,这些抗体未伴随任何临床不良发现。
抗体形成检测是高达依赖于分析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此外,在某个分析观察到的阳性抗体发生率(包括 中和抗体)可能受机制因素影响,包括分析方法学,样品处理,采样时间,同时用药,和所患疾病。
致血栓
在任何受试者中没有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临床证据。联合研究的药代动力学部分期间测定对致血栓标志物(凝血酶-抗凝血酶III,凝血酶原片段1.2,和D-二聚体超出范围值,没有揭示任何致血栓临床与或RIXUBIS或含因子IX产品比较药相关指示性模式。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