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慢性丙型肝炎及其抗病毒药物研究进展 (二)
2013-08-29 22:39:31 来源: 作者: 【 】 浏览:1654次 评论:0
多中心试验极大地挑战国内的研发与评价能力。
1.中国HCV病毒基因型分布存在地理性差异
HCV基因型分布存在地理性差异,我国的HCV基因型分布与境外不同地理区域不尽相同。我国部分地区主要流行的HCV基因型为1b,其次是基因型2a。在南方城市,HCV基因型1b感染率占90%以上,从南向北基因型2a逐渐增多。已有文献资料显示,无论是干扰素或是抗病毒药物,各基因型间的治疗反应可能不同。
2.国内外医疗实践存在差异
目前,国内《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推荐抗丙肝治疗药物为干扰素和利巴韦林,并根据基因型和病毒载量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而在美国,由于FDA新批准的两个DAA药物,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年会(AASLD)已经推荐HCV基因1型的初治患者采用DAA与SOC联合治疗。国内外医疗实践客观上存在差别。
3.国内开展临床试验基础薄弱
由于国内缺乏既往规范的可参考的临床试验文献,临床试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缺乏基础数据支持,因此相关临床试验比一般国际多中心试验难度要大。
4.国内尚没有可供参考的技术指南
FDA已经颁布了治疗慢性丙肝的DAA指导原则草案,EMA也颁布了治疗丙肝的DAA临床评估指导原则,其中包括了各期临床试验设计、试验人群、有效性终点、统计学等考虑要点。虽然在研究的设计和评价上,有FDA和EMA的指导原则可供参考,但在国内开展临床试验仍有一定挑战。这仍需要临床试验相关各方(包括申办人、药品监管机构、主要研究者、伦理委员会等)加强沟通,全面掌握与研发相关的信息,共同推动丙肝治疗领域药物研发与评价向前发展。(作者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审评中心)
延伸阅读
新药或改变丙肝治疗方式
慢性丙肝的标准治疗方案是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
目前,哈药集团生物工程、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丽珠集团苏州新宝制药厂、深圳海王英特龙生物技术等13家企业拥有40多个相关批文,能生产8种重组α-2b干扰素制品,其中注射液和冻干粉针剂占了80%以上的份额。
而利巴韦林目前在全国有江苏涟水制药有限公司、山东鲁抗医药集团公司、山东益健制药有限公司等数百家企业拥有生产批文。
但标准治疗方案在难治性基因1型丙肝患者中的治愈率仍较低,并伴随着相当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抑郁、疲乏、流感样症状和贫血症。因此,当前迫切需要更有效、更安全、疗程更短且有针对性的丙肝治疗药物。
如今,丙肝治疗药物研究步入了特异靶向抗病毒领域,在抗丙肝病毒药物中,NS3蛋白酶、NS5B聚合酶和病毒RNA抑制剂成为研究热点。全球目前约有20个在研丙肝新药,多个大型跨国制药企业都在进行相关的药物研发,如辉瑞、强生、诺华、罗氏、阿斯利康、先灵葆雅、百时美施贵宝等。
2011年,FDA批准了两个新药用于治疗丙肝,分别是默克的Victrelis(伯赛匹韦,boceprevir)和美国Vertex制药公司的Incivek(特拉匹韦,telaprevir)。这两种药物都属于一类所谓蛋白酶抑制剂,该抑制剂能够阻止丙型肝炎病毒复制。它们都被期许为新一代的“重磅炸弹”,因为有人评价它们“或改变丙肝的治疗方式”。
在2250名从未接受过治疗或传统治疗不能奏效的丙肝患者中进行的特拉匹韦治疗研究显示,与聚乙二醇α-干扰素+利巴韦林相比,特拉匹韦能够持续产生病毒抑制作用,被治愈的患者多45%,达到79%,且在24周内达到了持续应答,而常规治疗需要48周才能达到持续应答。
另外一些临床数据也显示,丙肝新药联合聚乙二醇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丙肝有明显优势。如百时美施贵宝在研的NS5A复制复合体抑制剂daclatasvir(BMS-790052)的Ⅱb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结果表明,395位基因1型和4型初治丙肝患者在使用两种剂量的BMS-790052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12周后,可获得比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控制组更高的病毒学应答(两种剂量的试验组分别为78%和75%,而对照组为43%),而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 
Tags: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赛诺菲巴斯德首个小针型流感疫苗.. 下一篇2011年FDA批准的新分子实体和生物..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