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P治疗组。通过仅12个月的随访,两种治疗的差别就已具有统计学差别,并在2年随访时得到进一步证实。与单用CHOP方案相比,R-CHOP方案可使治疗失败率减少42%(95%可信区间CI为0.44-0.77),使死亡风险降低了36%(95%可信区间CI为0.45-0.89)。而且重要的是,R-CHOP方案并不增加治疗对患者的毒性。两组患者发生3度或4度毒性的机会相似。R-CHOP方案在延长患者生存方面的优势提示这一方案应取代CHOP方案,成为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标准治疗方案。与先前的高强度化疗或者干细胞移植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不同的是,患者从R-CHOP方案中获益并不仅局限于某一亚组的患者。表现在随访3年和4年的无事件生存率方面,低危和高危患者均可从R-CHOP方案中获益(见表4-5)。另一方面,60岁至70岁患者与大于70岁患者在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方面也同样均可从R-CHOP方案中获益。GELA LNH 98.5研究确立了R-CHOP方案作为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老年患者一线标准治疗的地位[11]。
在ASCO 2004会议上,Pfreundschuh等报告了MInT(MabThera International Trial)临床研究结果。这是由18个国家参与的一项大型III期随机临床研究。目的在于评价美罗华联合CHOP或CHOP类似化疗方案用于治疗年龄低于60岁的低危弥漫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价值。该研究共招募了824例患者。于2003年12月首次对326例患者进行中期分析。本研究在2003年12月由于已达到改善治疗失败时间(TTF)的终点而提前中止。在完全缓解率方面,R-CHEMO组明显优于单用CHEMO组(85% vs 65%; p < 0.0005);在疾病进展率方面,R-CHEMO组也明显优于单用CHEMO组(5% vs 16%; p = 0.0018);中位随访24个月,由于R-CHEMO组无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单用CHEMO组(81% vs 58%; p < 0.000005) ,因此R-CHEMO组具有更长的治疗失败时间;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两年总生存率也是R-CHEMO组更优(95% vs 85%;p = 0.0026)。两组患者出现3/4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差别。MInT研究首次发现含有美罗华联合化学治疗也同样适用于18岁至60岁具有良好预后因素的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12]。
③ 美罗华用于套细胞淋巴瘤
在ASCO 2004会议上,德国低度恶性淋巴瘤研究协作组(GLSG)的一项随机研究将R-CHOP或CHOP方案作为122例III/IV期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一线治疗。结果R-CHOP组的完全缓解率达到34%,而单用CHOP组的完全缓解率为7%(p=0.00024)。二者的总缓解率分别为94%和75% (p=0.005)。但肿瘤进展时间和22个月的生存率两组也无差别。R-CHOP组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也比单用CHOP组稍高(63% vs 53%;p=0.01)。对于50例可评价疗效的复发性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美罗华联合FCM方案可提高总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并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 [13]。另一项临床研究显示R-CHOP联合沙利度胺方案对复发性套细胞淋巴瘤有效[14]。
④ 美罗华用于霍奇金淋巴瘤
德国霍奇金淋巴瘤研究协作组(GHSG)的一项II期临床研究显示美罗华对复发性淋巴细胞为主型或者CD20呈阳性的其他亚型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安全、有效。入组标准是超过30%的淋巴瘤细胞表达CD20。14例患者接受375 mg/m2美罗华治疗,每周一次,共四次。所有患者先前至少接受过一个方案的化学治疗。离初诊的中位时间达9年。结果8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例进展。总缓解率为86%。中位随访12个月,在12例达到缓解的患者中9例仍维持肿瘤缓解。副作用包括一过性的鼻炎、发热、寒战和恶心,程度为轻度至中度,适合门诊治疗[15]。
2)其他单克隆抗体
CD52在正常T和B淋巴细胞和恶性淋巴细胞呈高表达,却不表达于造血干细胞。2001年,美国FDA于批准抗CD5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Alemtuzumab (Campath 1H) 用于治疗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D80是表达于滤泡性淋巴瘤等其他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免疫共刺激分子。Czuczman等在ASCO2003报告灵长类化的抗CD80单克隆抗体IDEC-114用于滤泡性淋巴瘤的I/II期临床研究[16]。I-II期临床试验显示,抗CD22抗体Epratuzumab(hLL2)单药或联合美罗华对复发性或难治性的惰性或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有效,而且安全性好。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抗原)主要表达于正常或恶性B淋巴细胞。目前,抗HLA-DR单克隆抗体Apolizumab(Hu1D10)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和粘膜相关性淋巴瘤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二)放射免疫治疗
核素标记CD20抗体可以不必完全依赖CDC和ADCC,而主要是依赖射线杀伤肿瘤细胞。体内和肿瘤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直接接触就能发挥作用,对于瘤体积大、内部血供较差的肿瘤组织依然有效。与单一使用美罗华相比,发射的β- 粒子可以穿透多个细胞直径距离,因而可以通过“交叉火力”根除表面抗原调变的肿瘤细胞。这种特点还允许它可以杀伤抗原阴性突变的、位于肿瘤深部抗体穿透有困难的细胞。放射免疫治疗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取得成功的原因一方面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放射敏感性肿瘤,另一方面在于它克服了并非所有肿瘤细胞均负载特定抗原以及并非特异性抗体均能达到所有肿瘤细胞的缺点。
2002年2月19日,Zeva lin(ibritumomab tiuxetan)成为第一个得到FDA批准的放射免疫治疗药物,适用于复发的或顽固性低度恶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Zeva lin是由有效成分鼠源性抗CD20抗体ibritumomab通过稳定的巯基共价键与连接螯合剂tiuxetan化学结合而形成的一个免疫轭合物。它可与111In或90Y形成稳定的、具有严格构象的络合物。I期临床试验推荐的标准给药方法是第1天注射美罗华250 mg/m2,目的在于清除外周B细胞从而有利于放射性同位素最大限度地富集于肿瘤;随后注射185 MBq 111In-Zeva lin,然后分别三次全身扫描,目的在于观察肿瘤部位能否摄取Zeva lin,如果扫描结果呈阴性,即肿瘤部位不能浓集111In-Zeva lin,则该病人无法用90Y-Zeva lin治疗;第8天再予美罗华250 mg/m2注射,随后注射14.8 MBq/Kg (0.4 mCi/Kg,<118 MBq) 90Y-Zeva lin。在一项III期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中,143例化疗耐药的滤泡性或转化型非霍奇金淋巴瘤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美罗华250 mg/m2静脉用药后接受90Y-Zeva lin 0.4 mCi/kg治疗,另一组仅接受美罗华375 mg/m2静脉用药,给药周期为每周一次,共4次。结果Zeva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