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注射液培美曲塞二钠100mg包装上市发布会在上海举行。作为美国FDA批准的惟一用于治疗胸膜间皮瘤的化疗药物,培美曲塞二钠带来的是有效率达45.6%的希望。
石棉“黑手”
恶性胸膜间皮瘤是一种少见的肺胸膜癌症,患了这种疾病的病人常常出现胸背部疼痛、呼吸困难及剧烈咳嗽等症状。
“患了这种病,就好像给肺穿上了紧身衣。”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首席专家廖美琳教授介绍说,胸膜间皮瘤的临床表现多样,潜伏期可能长达20~40年之久,大多数病人在40~70岁之间出现明显症状,男性多于女性。早期病人通常无症状或仅表现为运动后气促,因此患者并未引起重视而错过了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时机。随着病变进展,患者逐步出现咳嗽、憋气、胸痛等,其中最严重的症状是疼痛。许多神经末梢位于胸膜中,由于肿瘤生长,疼痛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疼痛可以剧烈到常使患者从睡眠中醒来。此外,由于肿瘤位于肺内,肿瘤挤压或压迫肺,限制膈肌动度,出现憋气症状,此时约有75%的间皮瘤患者经诊断已是非常晚的3或4期,而且多数患者不适用手术或放疗。
此外,恶性胸膜间皮瘤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征性,与结核性胸膜炎、肺癌胸膜转移伴胸腔积液不易鉴别,早期诊断较困难,误诊/漏诊率高。“这也是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对于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治疗一直没有突破的原因。”
谈及致病原因,廖美琳解释说,主要与直接或间接较长期的石棉接触有关。随着近年石棉工业的发展,石棉产品广泛应用于制造非工业用途的隔音绝热材料。这些石棉材料和产品被拆修、切割、重塑时,会有细小的石棉纤维飘散在空气中,这些细小的纤维释放以后浮游于空气中,人体一旦吸入,石棉纤维便可多年积聚在人体内,导致胸膜间皮瘤。
廖美琳也指出,目前在中国患者中,约20%有石棉接触史,还有部分可能是猿猴病毒感染造成的。不过,发病率高的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主要致病因素就是石棉接触。由于该病潜伏期达20~40年,而我国的石棉大量应用较晚,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即将进入胸膜间皮瘤的高发阶段。在云南大姚,石棉矿藏丰富,发病率就比较高。
多靶点化疗阻断癌细胞生存之路
目前全球范围内,培美曲塞二钠是惟一被批准用于治疗不能手术的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标准化疗药物。
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教授谈到,培美曲塞二钠上市前,惟一治疗药物是顺铂,但有效率仅为10%。而顺铂加培美曲塞二钠,其有效率高达41.3%,再辅助使用维生素和叶酸,有效率更是提高到45.6%。
吴一龙介绍说,培美曲塞二钠能够通过阻断癌细胞代谢的3种关键酶,其中包括TS酶、二氢叶酸还原酶和Garft酶,从而干扰癌细胞复制,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这个治疗方案是三靶点在发挥协同抑制的作用,优于过去单靶点的治疗方案。同时,通过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又能有效地控制毒副反应,增强患者的耐受性。
2004年,FDA以罕见疾病药物快速审批的形式批准培美曲塞二钠为晚期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一线治疗药物。2005年,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以快速审批的方式批准其在中国上市。到2008年底,注射用培美曲塞已经在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上市。另据记者了解,目前FDA又批准了该药用于肺癌的一线、二线和维持治疗。
据悉,此前培美曲塞二钠的包装为500mg,由于中国人的体表面积多数在1.6~1.7m2,用药量在700~800mg,500mg的包装在临床上会造成很多浪费,100mg新包装推出后,临床用药将有更多的灵活性。
分子靶向治疗探索
此外,人们也在探索对胸膜间皮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方法。虽然目前对该病的生物学特点了解相对较少,但很多研究对包括血管生成、信号转导以及细胞受体等在内的许多因素进行了探索,以求找到胸膜间皮瘤治疗的新靶点。其中研究较多的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传导途径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VEGF是一种自分泌生长因子,能与内皮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产生级联放大信号从而刺激血管的生成,在间皮瘤的侵袭性生长和转移中起重要的作用,所以可以考虑通过抑制VEGF活性来治疗胸膜间皮瘤。
EGFR是另外一个引起关注的与血管生成有关的目标,胸膜间皮瘤经常过度表达EGFR。吉非替尼是EGFR 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但目前它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定期体检很重要
据介绍,胸膜间皮瘤的发现,如果单纯依靠症状诊断非常困难。一般情况下普通 X 线胸片发现胸膜呈波浪状增厚阴影;大量胸腔积液时患侧胸腔呈大片浓密阴影;胸腔穿刺抽出胸液后注入空气(需无菌)后可见胸膜表面高低不平的阴影。晚期病例可有心包渗液引起的心影扩大及软组织影和肋骨破坏等。对于可疑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病人,CT 检查可发现胸膜不规则增厚或突入胸腔的块状增厚胸膜阴影伴胸腔积液。胸水的细胞学检查也有助于诊断。常规实验室检查中,部分病人可有血小板增多、血清癌胚抗原(CEA)升高等。对于常规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可用胸腔镜做胸膜活检,一般大部分病人可因此而获得诊断。
专家表示,要发现胸膜间皮瘤,定期体检非常重要。由于价格较高,并非所有人都有必要进行CT检查,不过,对于高危人群,例如石棉矿工以及长期接触石棉的建筑工人等,则应坚持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