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首选化疗
2013-08-08 21:50:59 来源: 作者: 【 】 浏览:762次 评论:0
2009年7月1日,口服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吉非替尼(易瑞沙)在欧洲获准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具有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包括一线治疗。
在中国,吉非替尼于2005年获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目前吉非替尼尚未被批准用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阿斯利康公司正与相关药品管理部门就IPASS研究的数据进行商讨。在关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众多临床研究中,对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与卡铂+紫杉醇一线治疗疗效的IPASS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日本大阪近畿大学医学院的福冈(Fukuoka)报告了IPASS研究生物标志物分析结果。在该研究入组的所有1217例患者中,有683例提供了组织样本,研究者对其中437例检测了EGFR突变状态,对406例检测了EGFR基因拷贝数,对365例检测了EGFR表达,并根据这些生物标志物进行了PFS和ORR分层分析。60%的患者为EGFR突变阳性,在这部分患者中,与卡铂+紫杉醇化疗组(129例)相比,吉非替尼组(132例)的中位PFS显著延长[9.5个月对6.3个月,风险比(HR)为0.48,P<0.0001],ORR也显著增加[71.2%对47.3%,比值比(OR)为2.75,P<0.0001]。与此相反,在EGFR突变阴性患者中,吉非替尼组的中位PFS(1.5个月对5.5个月,P<0.0001)和ORR(1.1%对23.5%,P=0.0013)均不如化疗组。EGFR突变状态与不同治疗方案的PFS有显著的相互作用(P<0.0001)。
基于EGFR基因拷贝数的分析结果与上述类似。在EGFR基因拷贝数较高的患者中,吉非替尼组的PFS(HR=0.66,P=0.0050)和ORR(OR=1.79,P=0.0243)均显著优于化疗组。这可能是由于高EGFR基因拷贝数人群与EGFR突变阳性人群有重叠.在低拷贝数患者中,两组无显著差异。另外,研究者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了EGFR蛋白表达水平,73%的患者该蛋白表达阳性,这部分患者的PFS与阴性者无差异,EGFR蛋白表达与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之间无相互作用(P=0.2135)。 福冈最后总结,对经选择的患者,EGFR突变状态可作为强有力的预测PFS的生物标志物,筛选吉非替尼一线治疗的最大获益人群。
IPASS研究结果提示: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具有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首选吉非替尼(易瑞沙)治疗,而EGFR基因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首选化疗。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克里唑蒂尼胶囊(XALKORI)辉瑞肺.. 下一篇吉非替尼(易瑞沙 IRESSA)二线治..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