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于人在推荐的每天剂量时替诺福韦的暴露。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被口服地给予至妊娠大鼠(25,100,或250 mg/kg/day)和兔(10,30,或100 mg/kg/day)经过器官形成(分别在妊娠天6至17,和天7至20)。在大鼠和兔中观察到无不良胚胎-胎儿效应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暴露约相似于(大鼠)和51(兔)倍较高于在人类中在推荐的VEMLIDY每天剂量时的暴露。替诺福韦艾拉酚胺被迅速地转化至替诺福韦;替诺福韦在大鼠和兔观察的暴露是54(大鼠)和85(兔)倍较高于人类替诺福韦在推荐的每天剂量时的暴露。因为在与TDF比较时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是被迅速地转换至替诺福韦和在大鼠和小鼠中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给药后观察到一个较低的替诺福韦暴露,对替诺福韦另一个前药给药,一个在大鼠围产期发育研究是仅用TDF进行。剂量至600 mg/kg/day通过哺乳被给予;在子代在妊娠天7未观察到不良效应[和哺乳天20]在替诺福韦暴露约12 [18]倍较高于在人类在推荐的VEMLIDY每天剂量时暴露。
8.6 肾受损
有轻度,中度,或严重肾受损患者中无VEMLIDY剂量调整。建议在肾病终末期患者中(估算肌酐清除率低于15 mL每分钟)不用VEMLIDY[见临床药理学(12.3)].
8.7 肝受损
在有轻度肝受损(Child-Pugh A)患者无VEMLIDY剂量调整。在有失代偿肝硬化(Child-Pugh B或C)患者中未曽确定VEMLIDY的安全性和疗效;所以建议在有失代偿(Child-Pugh B或C)肝受损患者不用VEMLIDY[见剂量和给药方法(2.4)和临床药理学(12.3)]。
10 药物过量
如过量发生时,监视患者毒性的证据。用VEMLIDY药物过量的治疗一般支持措施组成包括生命指征的监视以及患者的临床状态的观察。替诺福韦是有效地被血液透析去除有一个提取系数约54%。
11 一般描述
. VEMLIDY是一种片含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enofovir alafenamide]为口服给药。替诺福韦艾拉酚胺,一种乙型肝炎病毒(HBV)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analog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NRTI]在体内转化为替诺福韦[tenofovir],5’-一磷酸腺苷的无环核苷膦酸(核苷酸)类似物。
每片含25 mg的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等同于28 mg的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富马酸盐)。片包括以下无活性成分: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乳糖一水合物,硬脂酸美,和微晶纤维素。该片是薄膜包衣有被膜材料含:氧化铁黄,聚乙二醇,聚乙烯醇,滑石和二氧化钛。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富马酸药物物质的化学名是是L-alanine,N- [(S)-[[(1R)-2-(6-amino-9H-purin-9-yl)-1-methylethoxy]methyl]phenoxyphosphinyl]-,1- methylethyl ester,(2E)-2-butenedioate(2:1).
它有经验式C21H29O5N6P•½(C4H4O4)和分子量534.50。有以下结构式: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富马酸盐是白色至至灰白色或棕褐色粉,在20 °C在水中一个溶解度4.7 mg每mL。
12 临床药理学
12.1 作用机制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是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抗病毒药物[见微生物学(12.4)].
12.2 药效动力学
心电生理学
在一项彻底QT/QTc研究在48例健康受试者中,在推荐剂量或在一个剂量5倍推荐剂量的替诺福韦艾拉酚胺不影响QT/QTc间期和不延长PR间期。
12.3 药代动力学
在表5中提供VEMLIDY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在表6中提供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及其代谢物替诺福韦的多次给药PK参数。
特殊人群
老年患者,种族,和性别
由于种族或性别已确定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或替诺福韦药代动力学无临床相关差别。在年龄65和以上受试者有限数据提示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或替诺福韦药代动力学临床相关差别的缺乏[见在特殊人群中使用(8.5)]。
有肾受损患者
相对于有正常肾功能受试者(估算肌酐清除率≥90 mL/min),在有严重肾受损受试者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和替诺福韦全身暴露分别为1.9-倍和5.7-倍较高。尚未在有肌酐清除率低于15 mL每分钟患者中评价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的药代动力学。
有肝受损患者
相对于有正常肝功能受试者,在有轻度肝受损受试者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和替诺福韦全身暴露分别较低7.5%和11%。
HI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共感染
尚未在有HI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共感染受试者完全地评价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的药代动力学。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见药物相互作用(7)]
在表7中显示共同给药药物对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暴露的影响。在表8中显示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地共同给药药物暴露的影响[对有关临床建议资料见药物相互作用(7)]。未提供有关潜在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与HIV抗病毒药资料(见处方资料对恩曲他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与HIV抗病毒药相互作用)。
12.4 微生物学
作用机制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是替诺福韦(2’-脱氧腺苷单磷酸[deoxyadenosine monophosphate]类似物)一个膦酰胺酯[phosphonamidate]的前药。替诺福韦艾拉酚胺作为一种亲脂性细胞-渗透化合物通过被动扩散和通过肝摄取转运蛋白OATP1B1和OATP1B3进入原代肝细胞。然后诺福韦艾拉酚胺通过主要地被在原代肝细胞内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1(CES1)水解转化为替诺福韦。细胞内替诺福韦随后地被细胞激酶磷酸化至药理学上活性代谢物二磷酸替诺福韦。二磷酸替诺福韦通过HBV逆转录酶被掺入至病毒DNA抑制HBV复制,它导致DNA链终止。
二磷酸替诺福韦是哺乳动物DNA聚合酶的弱抑制剂,其中包括线粒体DNA聚合酶γ和在细胞培养中对线粒体没有毒性的证据。
在细胞培养中抗病毒活性
在一个瞬时转染测定利用HepG2细胞对一组代表基因型A-H的HBV临床分离株评估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的抗病毒活性。对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的EC50(50%有效浓度)值范围从34.7至134.4 nM,有一个总体均数EC50值86.6 nM。在HepG2细胞中 CC50(细胞毒50%浓度)值是大于44,400 nM。在细胞培养结合抗病毒活性研究替诺福韦与HBV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恩替卡韦,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未观察到拮抗活性。
在临床试验中耐药性
在研究108和110未治疗过和经历治疗受试者接受VEMLIDY的一个合并分析中,进行对基因型耐药分析对配对基线和用-治疗HBV分离株对受试者或经历病毒学突破(2次连续访问有HBV DNA大于或等于69 IU/mL[400 拷贝/mL]曽低于69 IU/mL后,或1.0-log10或在HBV DNA从低谷较大增加)至周48,或有HBV DNA大于或等于69 IU/mL在早期终止时或周24后。在在HBV逆转录结构域中治疗出现氨基酸取代,所有发生在多态性部位,在有些被评价HBV分离株被观察到(5/20);但是,没有特异性取代发生在充分频数是伴随对VEMLI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