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全球抗肿瘤药研究新进展(三)
2013-08-06 15:50:05 来源: 作者: 【 】 浏览:3492次 评论:0
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4%、45%,严重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以及腹泻。
拉帕替尼(Lapatinib,葛兰素史克公司)是一种可逆性ErbBl、ErbB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007年3月在美国首次上市,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
尼洛替尼(Nilotinib,诺华制药)是第2代选择胜更强、疗效更显著的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007年10月美国FDA批准用于伊马替尼耐药的CML的二线治疗。在临床试验中,42%的对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期Ph+CML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细胞遗传学缓解,异常染色体减少或者消失;而在处于加速期的患者中,也有31%的患者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该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研究也进入Ⅲ期阶段。
Pazopanib(葛兰素史克公司)是同时作用于VEGFR-1、VEGFR-2、VEGFR-3、PDGFR、c-kit等多个靶点的TKI,2009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肾癌。对于化疗耐受的晚期肾癌患者,客观有效率30%,在PFS和风险方面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PLX-4032(罗氏公司/Plexxikon公司)是目前最有希望的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选择性抑制位于MAPK/ERK途径入口处的BRAF蛋白。目前,正处于恶性黑色素瘤的Ⅲ期临床试验,是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V600E突变的BRAF酪氨酸激酶抑制剂。I期临床试验显示,该药对V600E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有效率达42.9%,而对未突变者基本无效。
IMC-11F8(ImClone公司)是抑制EGFR的完全人源化IgGl单克隆抗体,目前正在开展该药联合培美曲塞与顺铂或者吉西他滨与顺铂一线治疗NSCLC的2个Ⅲ期临床研究,预计2012年完成试验。
BIBW 2992(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与帕尼单抗和Neratinib(惠氏制药研发的一种口服不可逆HER-2和EGFR激酶抑制剂,处于I/Ⅱ期临床试验)相似,是新一代的不可逆的ErbBl和ErbB2双通道抑制剂,该药对吉非替尼和埃罗替尼耐药的患者仍有效,已进入用于治疗NSCLC的FDA快速审批通道。该药针对乳腺、前列腺、头颈部及神经胶质瘤等部位肿瘤的Ⅱ期临床研究也在进行中。
伯舒替尼(Bosutinib,惠氏公司)是强效Src和Abl激酶双重抑制剂,既能抑制多种人肿瘤细胞中Src蛋白的自主磷酸化,也能抑制Src和Ab底物的磷酸化过程,具有高效的抗增殖活性,可抑制CMI。细胞的增殖和存活,对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和尼罗替尼等已产生耐药的CML,或ALL患者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正在进行CML的Ⅲ期临床研究。
Motesanib(安进公司)能选择性地作用于VEGFR-1、VEGFR-2、VEGFR-3、PDGFR和c-kit受体,可致内皮细胞程序性死亡增加和血管面积减少,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诱导肿瘤消退。目前,本品NSCLC的Ⅲ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其GIST、甲状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适应证的研究也处于Ⅱ期临床研究阶段。
凡德他尼(Vandetanib,阿斯利康公司)是口服小分子EGFR、VEGFR、RET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Ⅱ期临床显示,单用或与多西他赛联合用药,其在NSCLC患者的二线/三线治疗中均有效。
Vatalanib(拜耳/诺华)是经高通量筛选出的VEGF、PDGF、c-kit多靶点小分子TKl,对VEGFR-2作用最强。与FOLFOX方案联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2个Ⅲ期研究正在进行中。目前,发现体内乳酸脱氢酶水平较高的患者疾病PFS显著提高。
BIBtr 1120(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是一种新的口服抗血管生成药,抑制VEGF、PDGF、FGF等的作用,目前分别开展了治疗晚期卵巢癌和NSCLC的Ⅲ期临床研究。
Axitinib(辉瑞公司)作为一种口服、强效血管生成抑制剂,同时靶向c-kit、VEGFR-1/2/3和PDGFRβ。2007年12月,本品在美国获治疗甲状腺癌孤儿药身份。目前,正在进行治疗胰腺、甲状腺和肾癌的Ⅲ期试验。Ⅱ期临床研究显示,对一线治疗后失败的转移性肾癌患者仍有效,该药可缩小索拉非尼治疗无效患者的肾肿瘤。
5.2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Ser/Thr激酶,属于PIKK超家族,对调节细胞周期、蛋白质合成等具有重要作用,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TOR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热门靶点。第1个上市的mTOR抑制剂是Temsirolimus(惠氏公司),2007年通过美国FDA和EMEA批准用于治疗肾细胞癌。与常规的干扰素α或白细胞介素-2免疫疗法相比,该药单独治疗可延长总生存期、明显延长PFS,且耐受性更好。
依维莫司(Everolimus,诺华公司)是雷帕霉素的衍生物,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2009年通过美国FDA和EMEA的审批,用于晚期肾癌患者的二线治疗。
Ridaforolimus(默克公司/Ariad公司)为小分子mTOR抑制剂,针对治疗Trastuzumab抵抗性的转移性乳腺癌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良好,针对Bevacizumab抵抗性的乳腺癌研究也完成受试者招募。针对转移性骨肉瘤的Ⅲ研究也于2008年正式启动。
5.3 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剂
恩度(Endostatin,烟台麦得津公司)是全球首个血管内皮抑制素药。通过抑制形成血管的内皮细胞的迁移来达到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可阻滞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从而达到抑制肿瘤增殖或转移目的。
考布他汀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微管破坏类药,通过发挥抑制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和抗血管效应双重阻滞细胞周期中纺锤体的形成,减少肿瘤血管血流。目前,CombretastatinA-4phosphate(CA4P)正在甲状腺癌的Ⅲ期临床研究。
Vadimezan(Antisoma,诺华公司)被称为“破坏肿瘤血管制剂,可通过微管蛋白非依赖性机制选择性地阻滞肿瘤脉管系统,选择性地切断肿瘤供血,并最终导致肿瘤细胞死亡。该药联合卡铂、紫杉醇治疗NSCLC的Ⅱ期研究表明,总有效率为37.9%~46.7%,进展期为5.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4.9个月。
ZD4054(阿斯利康公司)是目前最具潜力的强效特异性内皮素受体拮抗药,正开展激素抵抗前列腺癌的Ⅲ期临床研究。
5.4 其它靶向抗肿瘤药
默克公司的Vorinostat(商品名:Zolinza)是世界上第1个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另一个HDACI为Gloucester公司的Romidepsin(商品名:Istodax)。2药分别于2006、2009年被FDA批准上市用于皮肤T淋巴细胞瘤的治疗。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Tanespimycin是第1个进入临床研究的热休克蛋白抑制剂(HSPI),目前已进入多发性骨髓瘤的Ⅱ/Ⅲ期临床研究。
已获得美国FDA快速审批资格的BSI-201(赛诺菲-安万特公司)是首个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多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与吉西他滨和卡铂联合治疗三阴性转移性乳腺癌,耐受性良好,可将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由7.7个月延长至12.2个月。
6 展望
近年来,全球抗肿瘤药研发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抗肿瘤药的研
Tags: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全球13种在研乳腺癌新药概述 下一篇软组织肉瘤的化疗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