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avir],boceprevir,telaprevir,奈法唑酮[nefazodone])。对强CYP3A抑制剂短期使用(治疗7天或更短)(如,抗真菌药和抗菌素)考虑中断IMBRUVICA治疗直至CYP3A抑制剂不再需要[见药物相互作用(7.1)。
如必须使用某种中度CYP3A抑制剂减低IMBRUVICA剂量至140 mg(如,氟康唑[fluconazole],地瑞那韦[darunavir],红霉素[erythromycin],地尔硫卓[diltiazem],阿扎那韦[atazanavir],阿瑞吡坦[aprepitant],安普那韦[amprenavir],fosamprevir,crizotinib,伊马替尼[imatinib],维拉帕米[verapamil],葡萄柚产品[grapefruit products]和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见药物相互作用(7.1)]。
同时服用强或中度CYP3A抑制剂患者应被更严密监视IMBRUVICA毒性征象。
2.5 丢失剂量
如在给药时间表这某次剂量IMBRUVICA没有服用,可尽可能在相同天尽快服用接着天再回到正常时间表。对丢失剂量不应服用额外IMBRUVICA胶囊。
3 剂型和规格
140 mg胶囊。
4 禁忌证
无。
5 警告和注意事项
5.1 出血
用MCL患者5%和用CLL患者6%有3级或以上出血事件(硬膜下血肿,瘀斑,胃肠道出血,和血尿)。总体而言,出血事件包括任何级别瘀伤发生在用MCL560 mg每天治疗患者为48%和在420 mg每天用CLL治疗患者为63%。
没有充分了解出血事件的机制。
接受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患者中拉铁尼伯 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手术前和后考虑获益-风险不用拉铁尼伯至少3至7天,依赖于手术类型和出血风险[见临床研究(14.1)]。
5.2 感染
用IMBRUVICA治疗曾发生致死性和非致死性感染。有MCL患者至少25%和有CLL患者35%曾发生美国癌症研究所对不良事件常见名词标准(CTCAE) 3级或以上感染 [见不良反应 (6.1)和(6.2)]。
监视发热和感染患者和及时评价。
5.3 骨髓抑制
有MCL患者报道治疗出现的3或4级全细胞减少为41%而有CCL患者为35%。这些包括有MCL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29%),血小板减少(17%)和贫血(9%)和有CLL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27%)和血小板减少(10%)。
每月监视全血细胞计数。
5.4 肾毒性
用IMBRUVICA治疗曾发生致死性和严重肾衰病例。MCL患者67%发生治疗出现的肌酐水平增加正常上限1.5倍和有CCL患者为23%。有MCL患者9%发生肌酐增加正常上限的1.5至3 倍和有CCL患者为4%。
定期地监测肌酐水平。维持脱水。
5.5 第二个原发恶性肿瘤
在5%有MCL曾被用IMBRUVICA治疗患者和10%有CCL患者曾曾被用IMBRUVICA治疗发生其他恶性病。有MCL患者4%有皮肤癌而1%有其他癌症。有CCL患者8%有皮肤癌和2%有其他癌。
5.6 胚胎-胎儿毒性
根据动物中发现,IMBRUVICA可致胎儿危害当给予妊娠妇女。在大鼠中在暴露为MCL患者接受拉铁尼伯 剂量560 mg每天报道暴露时拉铁尼伯致畸形。在较低暴露时观察到减低胎儿体重。忠告妇女当服用IMBRUVICA避免成为妊娠。如此药在妊娠期间使用或如患者服用此药成为妊娠,应忠告患者对胎儿潜在危害[见特殊人群中使用(8.1)]。
6 不良反应
说明书的其他节中更详细讨论以下不良反应:
● 出血[见警告和注意事项(5.1)]
● 感染[见警告和注意事项(5.2)]
● 骨髓抑制[见警告和注意事项(5.3)]
● 肾毒性[见警告和注意事项(5.4)]
● 第二个原发恶性肿瘤[见警告和注意事项(5.5)]
因为临床试验是在广泛不同情况下进行的,临床试验观察到不良反应率不能与另一种药临床试验发生率直接比较而且可能不反映实践中观察到的发生率。
6.1 套细胞淋巴瘤
下面描述数据反映在临床试验中暴露于IMBRUVICA包括111例有既往治疗过MCL患者用560 mg每天与中位治疗时间8.3个月。
最常发生不良反应(≥ 20%)是血小板减少,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疲乏,肌肉骨骼痛,外周性水肿,上呼吸道感染,恶心,瘀伤,呼吸困难,便秘,皮疹, 腹痛,呕吐和食欲减低(见表1和2)。
最常见3或4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 5%)为肺炎,腹痛,房颤,腹泻,疲乏,和皮肤感染。表1中展示来自MCL试验(N=111)用单药IMBRUVICA 560 mg每天发生率≥ 10%不良反应。
在表1中展示来自MCL试验(N=111)用单药IMBRUVICA 560 mg每天发生率≥10%不良反应。
在试验中(N=111)中10例患者(9%)由于不良反应终止治疗。最频繁不良反应导致治疗终止是硬膜下血肿(1.8%)。14%患者因不良反应导致剂量减低。
有MCL 患者发生淋巴细胞增多大于400,000/µL曾发生颅内出血,昏睡,步态不稳,和头痛。但是,这些病例有些是在疾病进展情况中。
研究时40%患者有尿酸水平升高包括13%有数值高于10 mg/dL。15%患者报道高尿酸血症不良反应。
6.2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下面描述数据反映在一项临床试验包括48例既往治疗过CLL患者暴露于IMBRUVICA用420 mg每天与中位治疗时间15.6个月。
最常发生不良反应(≥ 20%)是血小板减少,腹泻, 瘀伤,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上呼吸道感染,疲乏,肌肉骨骼痛, 皮疹,发热,便秘,周边水肿,关节痛,恶心,口腔炎,窦炎,和眩晕(见表3和4)。
最常见3或4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 5%)是肺炎, 高血压,心房纤颤,窦炎,皮肤感染,脱水,和肌肉骨骼痛。表3中展示来自CLL试验(N=48)不良反应用单药IMBRUVICA 420 mg每天 发生率 ≥ 10%。
在试验中(N=48)5例患者(10%)由于不良反应终止治疗。这些包括3例(6%)有感染患者和2例患者(4%)有硬膜下血肿。在13%患者中不良反应导致剂量减低.
研究中有38 %患者尿酸水平升高偏离正常包括4%患者数值高于10 mg/dL。
7 药物相互作用
拉铁尼伯 是主要被细胞色素P450酶3A代谢。
7.1 CYP3A抑制剂
在健康志愿者中,酮康唑[ketoconazole],一种强CYP3A抑制剂共同给药,分别增加拉铁尼伯 的Cmax和AUC 29-和24-倍。在临床试验中被评价的最高拉铁尼伯 剂量12.5 mg/kg (实际剂量 840 –1400 mg)给予共28天有单剂量AUC值1445 ± 869 ng • hr/mL约大于最高适用剂量(560 mg)稳态时暴露50%。
避免IMBRUVICA与CYP3A的强或中度抑制剂同时给药。对强CYP3A抑制剂短期使用(如,抗真菌药和抗菌素共7天或更少,如,酮康唑,伊曲康唑[itracon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