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与之比较安慰剂组26.4%。
在24-周主要治疗阶段期间,lixisenatide组报道恶心23.5%与之比较安慰剂组10.6%而lixisenatide患者报道症状性低血糖3.4%相比较安慰剂组1.2%。
与一种基础胰岛素添加联合治疗
Lyxumia与一种单独基础胰岛素给予,或与一种基础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联用,或一种基础胰岛素和一种磺脲类联用与安慰剂比较导致HbA1c统计显著减低和试验-餐后2小时餐后血糖。
在未用过胰岛素用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患者进行一项临床研究。这个研究由一个12-周磨合期用引入和点滴调整甘精胰岛素(insulin glargine)和一个24-周治疗阶段期间患者接受或lixisenatide或安慰剂与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有或无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hiazolidinediones] 联用组成。在这个阶段期间继续点滴调整甘精胰岛素。
在12-周磨合期期间,添加和点滴调整甘精胰岛素导致HbA1c减低约1%。添加lixisenatide导致lixisenatide组导致HbA1c显著较大减低0.71%相比较安慰剂组0.40%。在24-周治疗阶段结束时,lixisenatide患者56.3%实现HbA1c低于7 %相比较安慰剂组为38.5%。
24-周治疗阶段期间,lixisenatide患者22.4%报道至少1次症状性低血糖事件与之比较安慰剂组为13.5%。Lixisenatide治疗组低血糖的发生率增加主要在头6周期间和其后与安慰剂组相似。
● 空腹血浆糖
在安慰剂-对照研究中在主要24-周治疗阶段结束时用Lyxumia治疗得到空腹血浆糖从基线减低范围从0.42 mmol/L至1.19 mmol/L。
● 餐后葡萄糖
无论背景治疗用Lyxumia治疗导致一种试验-餐后2小时餐后血糖减低在统计学上优于安慰剂。跨越所有其中测量餐后血糖研究在主要24-周治疗阶段结束时用Lyxumia从基线减低范围4.51 to 7.96 mmol/L;26.2%至46.8%患者有餐后2小时血糖值低于7.8 mmol/L。
● 体重
在所有对照研究中用Lyxumia与二甲双胍和/或一种磺脲类联用治疗,在主要24-周治疗阶段结束时导致体重持续从基线变化范围从-1.76 kg至-2.96 kg。
在lixisenatide接受稳定基础胰岛素剂量,或与二甲双胍或一种磺脲类患者还观察到体重从基线变化范围从-0.38 kg至-1.80 kg。
在新开始用胰岛素患者中,lixisenatide组体重保持几乎不变而安慰剂组显示增加。
在至76周长期研究体重减轻持续。
体重减轻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无关。
● β细胞功能
用Lyxumia临床研究表明通过稳态模型[homeostasis model]测量评估对β-细胞功能(HOMA-β)改善的β-细胞功能。
在有2型糖尿病患者中(n=20)显示单次剂量Lyxumia后显示第一相胰岛素分泌的恢复和对静脉推注葡萄糖反应中改善的第二相胰岛素分泌。
● 心血管评价
在所有安慰剂对照III期研究有2型糖尿病患者中未见到平均心率增加。
在III期安慰剂-对照研究中观察到平均收缩和舒张血压分别减低至2.1 mmHg和1.5 mmHg。
一项来自8项III期安慰剂-对照研究包括用lixisenatide治疗267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448例用安慰剂治疗患者的荟萃分析所有独立裁定的心血管事件(CV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卒中,为不稳定心绞痛住院,为心衰住院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操作)显示对lixisenatide相比安慰剂危害比1.03(95% 可信区间0.64,1.66)。在临床研究中事件数低(lixisenatide治疗患者1.9%和安慰剂治疗患者1.8%),排除确切结论。个别CV事件的发生率 (lixisenatide相比安慰剂)是:CV死亡(0.3%相比0.3%),非-致命性心肌梗死(0.4%相比0.4%),非-致命性卒中(0.7%相比0.4%),不稳定心绞痛住院(0相比0.1%),心衰住院(0.1%相比0),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操作(0.7%相比1.0%)。
儿童人群
欧洲药品管理局已推迟在2型糖尿病递交用Lyxumia在儿童人群1个或更多子组研究的结果(见节4.2对儿童使用资料).
5.2 药代动力学性质
吸收
2型糖尿病患者皮下给予后,lixisenatide吸收速率迅速和不受给药剂量影响。在有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论lixisenatide给药剂量和是否是单次或多次给药,中位tmax是1至3.5小时。当lixisenatide是在腹部,大腿。或臂皮下给药吸收速率无临床相关差别。.
分布
Lixisenatide有一个中度水平结合(55%)至人蛋白质。
皮下给予lixisenatide后表观分布容积 (Vz/F)是约100 L。
生物转化和消除
作为一个肽,lixisenatide通过肾小球过滤消除,接着是肾小管再吸收和随后代谢降解,导致更小肽和氨基酸,它们被再引入蛋白质代谢。
在有2型糖尿病患者中在多次剂量给药后,平均末端半衰期约为3小时和平均表观清除率(CL/F) 约35 L/h。
特殊人群
肾受损患者
正常肾功能受试者和有轻度受损肾功能受试者(肌酐清除率用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50-80 ml/min)间lixisenatide均数Cmax和AUC没有相关的差异。在有中度肾受损受试者(肌酐清除率30-50 ml/min)AUC增加24%和有严重肾受损受试者(肌酐清除率15-30 ml/min)AUC增加46%。
肝受损患者
因为lixisenatide主要通过肾清除,在有急性或慢性肝受损患者中未曾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肝功能不全预期不影响lixisenatide的药代动力学。
性别
性别对lixisenatide的药代动力学无临床相关影响。
种族
根据高加索人,中国人和中国人受试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民族来源对lixisenatide的药代动力学无临床相关影响。
老年人
年龄对lixisenatide的药代动力学无临床相关影响。在一项在老年非-糖尿病受试者中药代动力学研究,与18例受试者年龄18至45岁比较老年人群(11例受试者年龄65至74岁和7例受试者年龄≥75岁)给予lixisenatide 20 µg导致lixisenatideAUC平均增加29%,可能与老年龄组中肾功能减低有关。
体重
体重对lixisenatide AUC无临床相关作用。
5.3 临床前安全性资料
非-临床数据揭示根据安全性药理学和毒理学的常规研究对人类无特殊危害。
在2-年皮下致癌性研究中,在大鼠和小鼠均见到非-致死性C-细胞甲状腺肿瘤并被考虑是被一种非-遗传毒性GLP-受体-介导机制所致,啮齿类特别敏感。在大鼠中所有剂量见到C-细胞增生和腺瘤和不能确定无观察到不良效应水平(NOAEL)。在小鼠中,这些效应发生在暴露比值高于人类治疗剂量暴露9.3-倍以上。在小鼠中未观察到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