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因其它原因得到的颈部影像应提交内分泌学家进一步评价。尽管在用利拉鲁肽治疗患者常规血清降钙素监视价值不确定,如测量了血清降钙素和发现升高,患者应被提交内分泌学家进一步评价。
5.2 胰腺炎
在利拉鲁肽临床试验中,利拉鲁肽-治疗患者中已有13 例胰腺炎和对比药(格列美脲)治疗患者有1例(2.7相比0.5例每1000患者-年)。用利拉鲁肽9/13例报道为急性胰腺炎和四例报道为慢性胰腺炎。在1例利拉鲁肽-治疗患者中,观察到胰腺炎,有坏死和导致死亡;但是不能确定临床因果关系。某些患者有对胰腺炎的其它风险因子,例如胆石病或酗酒史。确定用利拉鲁肽治疗胰腺炎的风险尚无结论性数据。利拉鲁肽起始后,和剂量增加后,仔细地观察患者胰腺炎f体征和症状(包括持久严重腹痛,有时辐射至背部和可能或可能不伴随呕吐)。如怀疑胰腺炎,应立即终止利拉鲁肽和其它潜在怀疑药物,应进行确证性试验和应开始适当处理。如确证胰腺炎,不应再次开始利拉鲁肽。有胰腺炎史患者应谨慎使用。
5.3 已知引起低血糖药使用
接受利拉鲁肽与一种胰岛素促分泌素(如,磺脲类)或胰岛素联用患者低血糖的风险可能增加。通过减低磺脲类剂量 (或其它同时给予胰岛素促分泌素)或胰岛素可能降低低血糖的风险[见不良反应(6.1)]。
5.4 肾受损
在动物研究或临床试验未曾发现利拉鲁肽是直接肾毒性。曾有上市后的报道急性肾衰和慢性肾衰恶化,利拉鲁肽-治疗患者有时可能需要血液透析[见不良反应(6.2)]。无已知患肾病患者中报道这些事件的某些。报道事件的大多数发生在曾经受恶心,呕吐,腹泻,或脱水患者[见不良反应(6.1)]。某些被报道事件发生在接受一种或更多已知影响肾功能或水化状态药物的患者。在许多被报道用支持治疗肾功能改变曾被逆转和终止潜在致病药物,包括利拉鲁肽。在有肾受损患者中当开始或扩增利拉鲁肽剂量时谨慎使用[见特殊人群中使用(8.6)]。
5.5 超敏性反应
上市后的报道在用利拉鲁肽治疗患者中曾有严重超敏性反应(如,过敏反应和血管水肿)。如发生一种超敏性反应,应终止患者利拉鲁肽和其它怀疑药物和立即寻求医疗建议。
血管水肿也曾被报道用其它GLP-1受体激动剂。在有血管水肿史用另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患者谨慎使用因为不知道这类患者是否将易患用利拉鲁肽血管水肿。
5.6 大血管结局
尚无临床研究确定的结论性证据用利拉鲁肽或任何其它抗糖尿病药物减低大血管风险.
6 不良反应
6.1 临床试验经验
因为临床试验是在广泛不同情况下进行的,某药临床试验观察到不良反应率不能与另药临床试验发生率直接比较而且可能不反映实践中观察到的发生率。
曾在8项临床试验中评价利拉鲁肽的安全性[见临床研究(14)]:
(1)一项双盲52-周单药治疗试验比较利拉鲁肽1.2 mg每天,利拉鲁肽1.8 mg每天,和格列美脲8 mg每天。(2)一项双盲26周添加至二甲双胍试验,比较利拉鲁肽0.6 mg每天1次,利拉鲁肽1.2 mg每天1次,利拉鲁肽 1.8 mg每天1次,安慰剂,和格列美脲4 mg每天1次。
(3)一项双盲26周添加至格列美脲试验,比较利拉鲁肽0.6 mg每天,利拉鲁肽1.2 mg每天1次,利拉鲁肽1.8 mg每天1次,安慰剂,和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4 mg每天1次。
(4)一项26周添加至二甲双胍 + 格列美脲试验,双盲比较利拉鲁肽1.8 mg每天1次,双盲安慰剂,和开放甘精胰岛素[insulin glargine]每天1次。
(5)一项双盲26-周添加至二甲双胍 + 罗格列酮试验,比较利拉鲁肽1.2 mg每天1次,利拉鲁肽1.8 mg每天1次和安慰剂。
(6)一项开放26-周添加至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试验比较,利拉鲁肽1.8 mg每天1次和艾塞那肽[exenatide]10 μg每天2次。
(7)一项开放26-周添加至二甲双胍试验,比较利拉鲁肽1.2 mg每天1次,利拉鲁肽1.8 mg每天1次,和西他列汀100 mg每天1次。
(8)一项开放26-周试验,比较地特胰岛素作为添加至利拉鲁肽1.8 mg + 二甲双胍至继续单独使用利拉鲁肽治疗 + 二甲双胍。
撤出
5项双盲对照26周时间或更长试验中利拉鲁肽-治疗患者由于不良事件撤出的发生率为7.8%r和对比药-治疗患者3.4%。因胃肠道不良反应撤出差别利拉鲁肽-治疗患者发生5.0%和对比药-治疗患者0.5%。在这5项试验,最常见不良反应导致撤出对利拉鲁肽-治疗患者为恶心(2.8%相比对比药0%)和呕吐(1.5%相比对比药0.1%)。由于胃肠道不良事件撤出主要发生在试验头2-3个月期间。
常见不良反应
表1,2,3和4总结常见不良反应(低血糖被分开讨论)报道的7/8项26周或更长时间对照试验。这些不良反应大多数性质胃肠道。
在5项26周或更长时间双盲临床试验,利拉鲁肽-治疗患者报道胃肠道不良反应41%和是剂量-相关。对比药-治疗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17%。利拉鲁肽-治疗患者中较高发生率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和便秘。
5项双盲和三项开放26周时间或更长临床试验,报道恶心患者百分率随时间减低。5项双盲试验利拉鲁肽-治疗患者约13%在治疗的头2周时报道恶心和对比药-治疗患者2%。
在26-周开放试验比较利拉鲁肽与艾塞那肽,两者均与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联用,利拉鲁肽和艾塞那肽治疗组中报道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表3)。
在26-周开放试验比较利拉鲁肽1.2 mg,利拉鲁肽1.8 mg和西他列汀100 mg,所有均与二甲双胍联用,用利拉鲁肽比西他列汀报道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表4)。
在其余26-周试验,在12-周运行期时所有患者接受利拉鲁肽1.8 mg + 二甲双胍,在运行期时。167例患者(总纳入的17%)从试验撤出:这些患者76例(撤出的46%)因为胃肠道不良反应和15例(撤出的9%)由于其它不良事件。只有完成运行期有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被随机化至26周用地特胰岛素添加治疗或继续不变用利拉鲁肽治疗1.8 mg + 二甲双胍。这个随机化26-周期时,腹泻是唯一的报道≥5%不良反应,用利拉鲁肽治疗患者1.8 mg + 二甲双胍 +地特胰岛素(11.7%)和大于单独用利拉鲁肽治疗患者1.8 mg和二甲双胍(6.9%)。
免疫原性
与蛋白和多肽药物潜在免疫原性质一致,用利拉鲁肽治疗患者可能发生抗利拉鲁肽抗体。5项26周时间或更长临床治疗中约50-70%利拉鲁肽-治疗患者在治疗结束是检验是否有抗利拉鲁肽抗体。8.6%利拉鲁肽-治疗患者被检出低滴度(无需稀释血清浓度)抗利拉鲁肽抗体。跨越所有临床治疗患者为进行采样方法统一,而这可能导致发生低估真实的抗体患者百分率。在52-周单药治疗试验中利拉鲁肽-治疗患者有6.9%发生抗利拉鲁肽抗体与天然胰高血糖素肽-1(GLP-1)交叉反应而26-周添加联合治疗治疗的利拉鲁肽-治疗患者有4.8%。这些交叉反应抗体未检验对天然GLP-1的中和作用,因而未评估临床上明显中和天然GLP-1潜能。体外分析,52-周单药治疗试验Victoza-治疗患者有2.3%而26-周添加联合治疗Victoza-治疗患者有1.0%的抗体对利拉鲁肽有中和作用。
发生抗利 |